日本间谍以专家身份潜伏中国37年,被抓时正在飞机制造厂窃取机密
日本间谍以专家身份潜伏中国37年,被抓时正在飞机制造厂窃取机密,日本,中国,制造厂,情报,川岛芳子,军国主义,强者,上司,投降书,国仇家恨,苏联,可乘之机,国民政府,不可告人,特种部队,中国大陆,青铜,小岛,经济学家,洗礼,圣战,行事,玩意,友人,后花园,商人,战士,学者,场所,心态
1945年8月15日,试图拉上整个国家人民誓死抵抗美军的日本,在经历两颗原子弹的洗礼,以及苏联钢铁洪流后终于低下了其高傲的头颅。随着日本的投降,给人类世界带来毁灭性伤害的二战因此得以结束,同时也标志着中国14年艰苦抗日战争迎来胜利。
尽管国民政府在自己本国人民都揭不开锅了的时候,还好吃好喝的招待三百万日本俘虏,并在其遣送回国时又是送钱又是送粮。本以为这样做会迎来日本,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,但很显然,如此善意在侵略者眼里不过是懦弱无能的表现。
在侵略者眼里,他们只敬畏强者,那个用实力征服他们的强者,即便是被屠杀!
辽阔的土地、各种丰富的矿产资源、以及可以随意欺压的“下等人”,比之自家的那座小岛不知要好多少,他们早已将这块被侵占了14年的土地视为自家后花园,因此这绝对不是如今一纸投降书就能让其放弃的。
明面上他们撤走了所有正规部队,暗地里却在中国留下了无数“暗子”,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在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“间谍”无疑是“川岛芳子”,其原本是清朝皇室成员,但由于从小就接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洗脑教育,导致其一直都以日本人自居,根本不记得所谓的国仇家恨,在窃取中国情报的行为,也不过是在帮助祖国打赢所谓“圣战”。
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落网的间谍不在少数,为了更好的获取情报以及隐藏身份,这群间谍往往都会伪装成商人,学者这种方便往返两国的身份。其中有一位日本间谍就在中国潜伏了长达37年之久才被抓获。
此人就是有着青铜战士之称的——阿尾博政
1930年出生于日本富士县的阿尾博政,童年便是在日本对外侵略的年代中度过,并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。1959年,阿尾博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日本自卫地,因其吃苦耐劳的精神被上司推举送入特种部队训练。
在完成特种训练后,阿尾博政被分到了谍报机构,成为了一名间谍。尽管其最开始只是一名普通间谍,但依然在工作当中表现得异常优秀。
1972年阿尾博政再次被上司看重,以一名经济学家的身份,借着交流学术的名义频繁出入中国大陆。
有着外国人与专家的身份双重加持,外加日本官方组织的背书,阿尾博政在大陆混的可谓是风生水起。不仅可以轻易出入高端场所结交上层人士,同时还能借此机会获取到更多情报。
要知道在那个年代,任何外国人对于中国人而言都是“稀奇玩意”,人人以结交国际友人为荣。这样的心态是好事,但同时也为有心之人带来了可乘之机。
据阿尾博政交代,从1982年开始,阿尾博政就给日本谍报机关输送了150余条的各类他在中国收集到的情报,这些信息涉及到了民生、军事等多个领域。
直到2016年,在大陆顺风顺水的阿尾博政照常安排人到一架飞机制造场窃取资料。正所谓:“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”,阿尾博政嚣张行事风格很快被飞机制造单位察觉到了痕迹,并顺着这一丝痕迹成功将阿尾博政抓获。
在未被抓获之前,谁能想到一位知识丰富,长期霸占各大经济论坛会议的专家,居然会是一个在中国潜伏长达37年,窃取上百份珍贵资料,给中国带来不可估量损失的间谍。
时至今日,尽管我国安全系统与国民自豪感都得到了显著提升,但随着时代发展与进步,必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。
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我们不仅要警惕像阿尾博政这种顶着“专家”名头的国外间谍,更要警惕那些被外部思想所洗脑的“专家”,以及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暗子。
文|知与寻
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者所有,侵删。
TAG:日本,中国,制造厂,情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