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军为何不进攻陕北?不是不想,根本就打不过去!
日军为何不进攻陕北?不是不想,根本就打不过去!,日军,日本,潼关,晋绥,中国,大后方,主战场,国民政府,空军,关中,秦岭,战役,兵贵神速,延安,公路桥,东北军,自顾不暇,稳如泰山,儿郎,迫击炮,狂轰滥炸,顾此失彼,日寇,徒劳无功,流离失所,永垂不朽,先烈,不堪设想,焦头烂额,得不偿失
有人问:上世纪三、四十年代,日军侵略中国时,为何没有攻占陕北呢?
要知道,当年的陕北是我八路军总部及党中央所在地,陕北若失守,后果将不堪设想,或许会改变历史!
陕西上从地图上看,是中国的地理中心,战略位置极为重要。
在抗日战争中,陕西是我国的重要指挥基地,位于抗战的大后方,又处于大前方。如果日军占领陕西,就可以威胁到重庆和延安两个政府。
可日本一直没有攻占过陕西,不是日本不想打,而是陕西一直稳如泰山,根本打不动!
个人认为,陕西之所以没有被日军侵占,有方方面面的原因。
一,日军想过强渡黄河攻入陕西,但遭到沉重打击。
当时还没有黄河公路桥,日军的重装备实在难以渡河。
他们进入山区之后,除了空军优势,陆军装备和素质并不占优势,而且山地也会削弱日军的空军轰炸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八路军总部立刻认识到了陕西地区的重要价值。自1937年8月下旬起,八路军兵分两路,主力部队陆续东渡黄河,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作战。
守卫陕北的八路军,经过东北军和晋绥军的装备补给,其战斗力比国民党军还强,加上黄河天险,让日军屡屡失败。同时,山西的晋绥军也不会坐视日军强渡黄河,而是会不断威胁日军薄弱的侧翼。
八路军各部深知“半渡而击之”的道理,每当日军打算强渡黄河时,便等待敌军船行至河中再一起开火,并向对岸发射迫击炮。每次都让日军进退不得,弃尸河中而返!
在1938年至1940年期间,日军各部曾经发动70余次渡河行动,结果全部以失败告终。
何况日军前面进攻,后路就会被我军包抄,他们不会长时间冒险,日军也不会动员十万人在这死耗。
从此以后,日军基本放弃了强渡黄河的打算,才转而进攻潼关。
二,陕北之所以没有被日本攻陷,不是日本人不想,而是他们得不偿失。
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,日军就想一举将重庆拿下。当时日本人认为,若要进攻川渝,最好的方案是先打下陕西,随后直插中国抗战的大后方。
于是,日军出动大量飞机,对陕西地区展开了560余次狂轰滥炸,投弹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.36万枚。
约有4.3万余间房屋被炸毁,无数百姓流离失所,其轰炸时间之长、范围之广,均位于全国前列。然后,日军于1942年从潼关进犯陕西。
众所周知,潼关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在狭窄的地形无法展开火力,因此这波攻势徒劳无功,只能悻悻而返。
三,有山西屏障。
山西境内中条山战役,是国共合作抗击日寇的主战场之一,就有有效阻止了日军的西犯。八路军、晋绥军及山西人民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中条山战役打出了陕西愣娃的气势,让日本人对过黄河心存忌惮,数万关中好儿郎血洒中条山,长眠在黄河两岸,用生命捍卫了方寸净土。
尽管在1941年丢掉了中条山,但由于日军在这一战中损失过大,加上在山西地区奋战的八路军各部,利用有利地形,建立了广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。我军民利用有利条件,多次袭扰和打击敌人,让敌人焦头烂额,根本就无暇向西发起攻击。
四,最后还有一点,日本的国力不允许再实施进攻了。
到了抗战后期,日本又制定攻陷重庆的计划,而这首先就要攻占陕西。只有占领陕西,才有可能跨越秦岭攻占重庆,从而迫使国民政府投降。但这个计划没有实施就夭折了,因为深陷太平洋战争泥潭的日本已经再无足够兵力去攻打陕西了。
两线作战的日军,逐渐陷入了兵力分散、顾此失彼的困境。当时虽然中国是主战场,但是日军还要分兵太平洋、东南亚,兵力根本不够摊的。
当时的日军,已经没有能力进攻,已经自顾不暇。
自古以来兵贵神速,忌持久。一旦被拖入持久战、消耗战,再强大的军队都会感到头疼。
所以,日本人最终还是没有打到陕北。
抗日战争中,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,最终战胜了日本强盗,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,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。
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将士们致敬,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!
感谢阅读,文中不当之处欢迎指正。
图片来自网络
TAG:日军,日本,潼关,晋绥